此条俱是少阴脉,谓五六日又少阴发病之期。详少阳篇。
呕加半,谓太阳、少阳合病不自利,但加呕者,宜黄芩汤加半夏也。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。
表寒已散,故不恶寒;里热闭结,故反恶热。 脉迟为寒,为无阳,为在藏,是表里虚寒也。
【注】上言其禁,恐失宜也;此言其可,贵变通也,胸满烦热,太阳少阳轻邪也,宜栀子豉汤涌之。下利不当有汗,有汗是阳反上升,故咽中痛而成喉痹,无汗是阳从中发,热与厥应,厥利止而寒热自解矣。
若病至四五日尚能食,则胃中无寒,而便硬可知。卫气行阳则寤,行阴则寐。
【注】伤寒三日,三阳受邪为尽,三阴当受邪,其人身热虽微,而烦躁者,谓邪去阳入阴不解也。复以他药下之而利不止,则病在大肠矣。